〖税务知识〗

〖税务知识〗

数电票,出现开票预警了!

2年前 (2023-08-09) 热度:779 ℃



自从取消税控盘,电子税务局开具数电票以来,有小伙伴疑惑:数电票开票总是收到预警?别慌,税务局公布了解决办法。

还有人疑惑:我们公司已经切换为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开票,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开具数电票、数电纸票,我们税控设备里的开票编码、客户等信息可以同步到新平台吗?

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

数电票,收到开票预警

该怎么办?


海南省税务局发布了相应的操作指引,小编来给大家总结一下。

一、收到红色预警提示

当纳税人收到“您的行为已经触发开票风险预警机制(红色预警),不能继续开具发票,请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处理。”提示时,纳税人不能继续开票,只能到税务机关进行处理。

二、纳税人收到黄色、蓝色预警提示

当纳税人收到“您的行为已经触发开票风险预警机制(黄色预警),请注意虚开增值税发票风险”或者“您的行为已经触发开票风险预警机制(蓝色预警),请注意虚开增值税发票风险”提示时,系统会再次触发刷脸认证,完成刷脸认证后,可继续开票。

操作方法:

进入【我要办税】界面,点击【开票业务】->【蓝字发票开具】→【立即开票】。

三、纳税人收到单张大额提示提醒

纳税人首次开票额度大于发票额度的50%,且开票金额大于50万,会触发大额发票提醒。

系统弹出“纳税人单张发票金额达到月初发票额度50%及以上且金额达到50万及以上时,给开票人员进行风险提醒,确认是否继续开票;若继续开票,则给网格员发送风险提醒。”,可以继续开票。

提示:无论大家是用电子税务局开具纸质票,还是数电票,都有可能会弹出以上三条预警信息,因此平时在开具发票时一定要注意,触发预警后一定要按照税务局的提示进行操作,切不可放任不管。


2

数电票开票、入账、银行账号信息变更

4个热点问题




一、开票过程中,会出现频繁的刷脸认证,怎么解决?

答: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财务负责人登录电子税务局,修改身份认证频次。

具体操作如下:

(一)登录电子税务局,依次点击【我要办税】-【开票业务】;

(二)点击【蓝字发票开具】,再点击【身份认证频次设置】;

(三)在【身份认证频次设置】界面,您可以根据需要修改人脸识别的认证刷脸频次,间隔时间的设置范围为0.5小时-24小时。

二、收到数电票,应当以何种格式的文件保存入账?

答:根据《财政部会计司关于公布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行版)的通知》(财会便函〔2023〕18号)的规定,接收方取得数电票报销入账归档的,应按照《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财会〔2020〕6号,以下称《通知》)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一,接收方可以根据《通知》第三条、第五条的规定,仅使用数电票含有数字签名的XML文件进行报销入账归档,可不再另以纸质形式保存。

第二,接收方如果需要以数电票的PDF、OFD格式文件的纸质打印件作为报销入账归档依据的,应当根据《通知》第四条的规定,同时保存数电票含有数字签名的XML格式电子文件。

三、我公司的银行账号信息有变化,开具数电发票时“销售方信息”中还是原账号,如何进行修改?

答:企业的银行账号信息发生变更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和办税员需要登录电子税务局,先在【我要办税】-【综合信息报告】-【制度信息报告】-【存款账户账号报告】模块中修改。

变更后,在【我要办税】-【开票业务】-【蓝字发票开具】模块销售方信息中“销方开户银行”栏次下拉框选择。

四、在开具蓝字发票时,填写项目名称后为什么无法带出税率?

答:蓝字发票开具时,只有选择已经维护的项目名称时才会正常带出税率。若要新增项目信息,具体操作如下:

(一)登录电子税务局,依次选择【我要办税】-【开票业务】-【开票信息维护】,进入对应模块。

(二)在主页面左侧“项目信息分类”中选择一个节点,点击“+”或“…”,弹出新增项目分类页面。填写完毕后,点击“保存”,保存信息并返回主页面;点击“取消”,取消保存信息并返回主页面。

(三)在左侧选中一个项目信息分类后,在主页面右侧点击“添加”,进入添加项目信息页面。

(四)填写对应的项目名称等信息。项目信息填写完毕后,点击“保存”,保存信息并返回主页面;点击“取消”,取消保存并返回主页面。


3

注意!首次开具数电票,

要先做税控数据迁移!



提醒:使用数电(全电)发票前,税控开票软件数据一定要做好备份迁移!

小编,我们公司已经切换为

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开票,通

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开具数

电票、数电纸票。我们税控

设备里的开票编码、客户等

信息可以同步到新平台吗?

可以备份的话具体要如何操

作呢?

税盘注销前只要做好数据备份,就不用担心历史数据丢失哦!这就给您分别介绍一下税控盘、金税盘、税务UKey如何备份数据,怎样将税控系统中客户信息和商品编码导入电子发票服务平台。来,我给您演示一下:


税控盘数据备份操作步骤

(一)备份客户编码

01

    登录开票软件后,点击【系统设置】—【客户编码】。

02

    点击【导出】,选择非系统盘进行保存即可,保存后客户编码的数据就已经备份好了。

(二)备份商品编码

01

    登录开票软件后,点击【系统设置】—【增值税类商品编码】。

02

    点击【导出】,选择非系统盘进行保存即可。



金税盘数据备份操作步骤

(一)备份客户编码

01

    登录开票软件后,点击【系统设置】—【客户编码】。

02

    点击【导出】,选择非系统盘进行保存即可。

(二)备份商品编码

01

    登录开票软件后,点击【系统设置】—【商品编码】。

02

    点击【导出】,选择非系统盘进行保存即可。


税务UKey数据备份操作步骤

(一)备份客户编码

01

    登录开票软件后,点击【首页】—【客户编码】。

02

    点击【导出】,选择非系统盘进行保存即可。

(二)备份商品编码

01

    登录开票软件后,点击【首页】—【自定义货物与劳务编码】。

02

    点击【导出】,选择非系统盘进行保存即可。


完成数据备份后,即可在电子发票服务平台批量导入啦!


批量导入商品编码

1


登录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电子税务局,进入项目信息维护模块。

相关路径:【我要办税】-【开票业务】-【开票信息维护】-【项目信息维护】。

2


点击“税控批量导入”按钮。

3


选择文件:从税控开票软件中导出的商品编码文件(txt/xml格式)。

4


文件导入成功后点击“保存”,即完成项目信息维护。同时支持逐条信息的“详情、修改、删除”操作。


批量导入客户信息

1


登录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电子税务局,进入客户信息维护模块。

相关路径:【我要办税】-【开票业务】-【开票信息维护】-【客户信息维护】。

2


点击“税控批量导入”按钮。

3


选择文件:从税控开票软件中导出的客户编码文件(txt/xml格式)。

4


文件导入成功后点击“保存”,即完成客户信息维护。同时支持逐条信息的“详情、修改、删除”操作。


相关文章

国税总局新公告:今日起,发票有了重大变化!

国税总局新公告:今日起,发票有了重大变化!

这几天国税总局出了新公告:2018年1月1日(即今天)起,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发票代码增至12位!↓↓↓小编这就抽取几个关键词,给大家解读一下这项新规、说说各位童鞋日常最关心的发票问题~1、发票代码是哪个...

【税务知识】2017税务重点稽查:虚开发票、对开发票、三流不统一!

【税务知识】2017税务重点稽查:虚开发票、对开发票、三流不统一!

金税三期上线以来,有不少一般纳税人的公司被税务局预警后评估稽查,结果不但要交回抵扣的税款,还要受到漏缴税款0.5倍--5倍的罚款,还有每天万分之五的税收滞纳金!!!企业老板纷纷抱怨:税务稽查为什么就落...

收发票新规!一小心变成废纸!5种发票不能报销,收到立即退回!

收发票新规!一小心变成废纸!5种发票不能报销,收到立即退回!

2018年接收发票有新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管理若干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5号1、推行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简称,2018年接收发票要当心!自2018年1月1日起,纳税人...

恭喜!11月1日起,又可以少交税了!税务总局重磅通知!不知道的亏大了!

恭喜!11月1日起,又可以少交税了!税务总局重磅通知!不知道的亏大了!

财政部最新通知: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会计情报局温馨提醒:各位小伙伴一定要看完这个新政策,再申报以后这几个月的增值税!好多人都忘了这个政策,不止你一个!看完...

【税务知识】税务总局关于财税〔2016〕140号文件部分条款的政策解读

【税务知识】税务总局关于财税〔2016〕140号文件部分条款的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相关政策,2016年12月2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明确金融 房地产开发 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现就有关内容解读...

社保稽查新系统来了!税务局刚通知!10月起,这7种行为查到必罚!

社保稽查新系统来了!税务局刚通知!10月起,这7种行为查到必罚!

社保、个税、工资申报数据将实现全面比对,一旦有异常,违规企业将成为重点稽查对象。社保征管系统来了税务局刚刚通知去年8月19日,云南省税务局公布关于“金税三期社保费征管信息系统(标准版)”上线及新旧系统...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