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职场

会计不要瞎签名!老板授意出纳签名取钱倒打一耙将其告上法庭

8年前 (2017-06-11) 热度:2728 ℃



出纳签老板的名,取出公司的钱。出纳说:这是老板授意的,钱也是被老板拿走了。但老板说,这钱是出纳借用了。近日,市第一法院依据会计凭证等相关证据裁决,支持了出纳的说法。


●案情回放:

65万元哪去了?老板和出纳各有说法


烟花爆竹公司老板阿龙(化名)说,2016年公司在办理结业清算时发现,2010年 1 月至5月间,时任公司出纳阿花(化名)利用职务便利,多次冒用阿龙的签名从公司提走款项。其中,提取现金45万元,转账20万元,合计65万元。阿龙为此曾多次向阿花追索,但阿花拒不归还,阿龙于是提起民事诉讼。


阿花对阿龙所称的提走现金、转账及冒用签名之事均予以认可。但阿花说,这些均是按照阿龙的指令办的,其所得款项全部交给了阿龙。比如那20万元,是阿龙声称需要向员工发工资,让阿花提出并转交给他。作为公司的出纳,阿花时不时地接到阿龙的电话,要阿花给他送4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现金急用。为了完善相关手续,在征得阿龙同意后,阿花便以阿龙的名义签名取走现金,然后马上给阿龙送过去。


●法院裁决:

老板已作了追认,不应要求出纳还钱


法庭审理该案时,最大争议在于:涉案金额到底是被阿龙还是阿花实际使用了?


烟花爆竹公司聘请的第三方会计公司提供的会计账簿及工商局备案的审计报告显示,其中的“阿龙借款”被记录为“阿龙应收款”。会计方的证言称,如此记录是按照阿花提供的单据记录的,并不能证明钱实际上是被阿龙还是阿花用了。


但该会计报表每月都送给了阿龙并有阿龙的签名。如果记录的“阿龙应收款”不实,实际上是阿花拿走了钱,那么,在长达5年之久的时间内,阿龙不可能对此不知情,知情后不可能不对此提出异议和做出反应。但事实上,阿龙就是没有对此表达任何异议。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因此,法院认为阿花冒用阿龙名义签名立下的借款借据及现金支出凭证,阿龙已对此作了追认,同意阿花以其名义向公司借款并据此制作公司账簿,涉案款项的实际借款人为阿龙。烟花爆竹公司诉求阿花偿还借款及利息应予驳回。


●律师说法:

依法依规,是对财务人员自身的保障


广东凯行律师事务所律师薛加冰认为,此案暴露出财务人员违规操作给自己带来的风险。


薛加冰提醒每一位企业的财务人员,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应当按照企业的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特别注意的是小微型企业,如果出现公司的财产和股东的财产混同,或者股东占绝对的控制地位的时候,股东可能会利用自己对公司的绝对控制优势随意将公司的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或挪作他用,如果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这时财务人员更应该严格审慎股东的决定,履行相应的财务手续,做到“谁支出、谁签名、谁负责”。

TAGS: 会计生涯

相关文章

10月起,独生子女将无法继承父母房产?99%的人不知道......

10月起,独生子女将无法继承父母房产?99%的人不知道......

很多人都认为:身为独生子女的80,90后,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了,那么父母名下的房产就肯定是自己的?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讨论吗?我是父母唯一的孩子,父母过世之后的所有财产,当然由我来继承咯!实际上呢?先看...

厉害的人做事,一定先吃透规则

厉害的人做事,一定先吃透规则

首先,为什么规则很重要,或者说,规则是个什么东西?在我看来,规则是让你认知一个新体系的入门程序,是维系事物运转的底层框架和法则。熟悉我的读者知道,我喜欢用打游戏做比喻。每个游戏,都有它的游戏规则。这个...

腾讯新总部大楼曝光,藏着腾讯让4万员工拼命工作的套路!

腾讯新总部大楼曝光,藏着腾讯让4万员工拼命工作的套路!

办公室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工作的需要,更多是人性化的设计,在客观层面上让员工能够有较强的归属感。而腾讯的新总部大楼,就在践行着这样的观念。一座让你不舍得下班的办公室,满满的都是套路。1腾讯新总部大楼壕到你...

会计人不愿意转行,原来都是因为这个······

会计人不愿意转行,原来都是因为这个······

因为爱的深沉,才忍不住时常吐槽。会计很苦,可是我们从未想过要离开!01会计:这里到处是女神工作稳定多金又体面,是广大女性同胞们工作的首选,女性同胞们可真是撑起了财会行业的大半边天。从事财会工作的女同志...

一个7年老员工的离职忠告:浮躁的年轻人请你读完

一个7年老员工的离职忠告:浮躁的年轻人请你读完

很多人,在不断的选择、跳槽中,彻底迷失了自己。其实去任何公司,哪怕这个公司再烂,只要你足够用心,都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无心者去哪都一样。我们都在找一个终点,但永远不知道它究竟在哪儿。与其这样,不如好...

“35岁女会计,月薪4500,被迫失业”: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瞎努力

“35岁女会计,月薪4500,被迫失业”: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瞎努力

在倡导“奋斗”“上进”的现代生活中,努力成了很多人的常态,似乎努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可最终的结果却并不如人愿,其实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瞎努力”。努力需要有方向,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一股脑地行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