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失业补贴来了!除了领失业保险金还能领失业补助金!!

3年前 (2022-09-22) 热度:1165 ℃

失业保险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它是什么,那么失业补助金是什么,它们两个可以同时申领吗?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来看一看吧~



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分别是什么

失业保险金,是从我们平常缴纳的五险一金中的一险来的,它是对失业人员的一种临时补偿,主要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失去收入来源后还可以有基本的生活费用。

各地的失业保险金补偿标准不同,例如,深圳的失业保险金为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90%,目前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从是2360元/月,因此深圳2022年的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是2360×90%=2124元。

失业补助金,是直接从当地财政拨款当中进行支出的费用,它是国家社保局对那些困难失业人员发放的临时生活补助,是为应对疫情而新增的临时性、阶段性的政策补贴,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他们的生活基础。

当前失业补助金的保障范围是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生的参保失业人员,不过具体情况还是得看各地人社部的安排。

各地失业补助金的补偿标准也不同,例如,广州市的分为两个档次,第一个档次是在广州市累计缴纳失业保险满1年及以上的(含外地转入年限,下同)失业补助金标准为广州市失业保险金标准的50%;第二个档次是在广州市累计参加失业保险不满1年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为广州市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5%。


可以同时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吗

答案是“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呢?

首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前提是你和你的单位必须按照规定交了失业保险金这一社保,且最少要交满一年,你才可以申领,此外申请条件还需要是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和有就业意愿的才可以前往当地的社保部门领取失业保险金。

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根据你交社保的年限有不同的规定,例如,一般你累计缴纳社保满一年,就可以领取三个月的失业金,如果你累计缴纳了2-3年的失业金,则一般可以领取六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以此类推,失业保险金最多可以领取24个月,即两年。

而失业补助金呢,是一种临时性的福利,它的面向对象是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失业保险参保失业人员,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但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简单来说,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面向的对象不同,申领的条件不同,所以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不可以同时领取。

另外,失业补助金最多可以领取六个月,且失业补助金一人只能申领一次。

特别提醒


虽然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不可以同时领取,但是领取失业保险金到期后仍未找到工作的人员可以继续申请领取失业补助金。


最后,需要申领的小伙伴可以直接去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在电子社保卡中领失业保险金、领失业补助金,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都已开通统一申领的服务。


相关文章

税务总局最新通知!2月已缴纳社保可退!未缴的暂停!

税务总局最新通知!2月已缴纳社保可退!未缴的暂停!

这几天2月份的社保费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有人说刚交完社保一低头就看到免征社保新政策就来了,那么已经缴纳的社保费可以退吗?中小微企业怎么判定?今天就大家最关心的社保问题,小编统一给大家回复一下!社保...

关于9月社保缴费基数上调、到手工资变少的通知!

关于9月社保缴费基数上调、到手工资变少的通知!

社保缴费又变了,基数上调,那么到手工资也将有将有一定的变化。各地已经陆续发布了2022年缴费基数的通知,这里已为大家整理好,快来看一看吧!2022年8月16日,云南省人社厅公布《关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

重磅!本月起,社保五险变六险,员工必须缴费

重磅!本月起,社保五险变六险,员工必须缴费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加剧,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势在必行。2016年,我国开始在15个城市、2个重点联系省份开展试点。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医保报销“自付一、自付二、自费”傻傻分不清?报销比例、计算方法一文搞懂

医保报销“自付一、自付二、自费”傻傻分不清?报销比例、计算方法一文搞懂

现在,刷医保卡就可以结算医疗费用,许多地方也实现了异地就医费直接结算,非常快捷方便。结算时,医院会为患者出具一张医保结算单,上面标明了此次住院患者花了多少钱,医保报了多少钱。但许多人对拿到手的结算单并...

延迟退休真的来了!人社部最新回应!这些人群受影响最大…

延迟退休真的来了!人社部最新回应!这些人群受影响最大…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我们的养老金要怎么领?延迟退休的最新消息来了!人社部在回复网友问题时称: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由于延迟退休是一项重大社会政策,不同行业、不同群体还有一些不同看法,人社部将进行深入...

9月起,这样交社保等于白交

9月起,这样交社保等于白交

不管是单位还是员工,每个月缴纳社保都需要花不少钱,但是很多人对社保缴纳规则不清晰,还容易造成社保白缴+资格清零,非常不划算。今天,来给大家避雷,如何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1重复缴纳社保有些人既交了职工社...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