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知识〗

〖会计知识〗

【会计知识】一个好的公司会计必须知道的8个小常识

9年前 (2017-04-11) 热度:2176 ℃


一个好的公司会计必须知道的8个小常识,你都知道吗?小编为你整理如下:



一、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可以没有公章吗?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明确指出:“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而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特殊现象,出于习惯或使用单位认为不易伪造的原始凭证,则不加盖公章。如:飞机票、船票、火车票和和汽车票等一般都没有公章。

二、原始凭证分割单如何使用?


一张原始凭证所列的支出需要由两个以上单位共同负担时,应当由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开给其他应负担单位原始凭证分割单。收到原始凭证分割单的单位以分割单作为记账凭证的附件。

三、什么样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根据《规范》要求,所有记账凭证都必须附原始凭证,只有两种情况例外:1、结账的记账凭证,2、更正错误的原始凭证。


四、复印的原始凭证可以作为记账凭证的依据吗?


根据规定,复印的原始凭证不得作为记账凭证的依据。原始凭证丢失的应按《规范》的具体规定办理。

五、记账凭证装订的厚度如何把握?


《规范》中对记账凭证的装订厚度没有作具体的规定,一般3厘米为宜。

六、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能作为调账的依据吗?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七、在合计处理中,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红色墨水?


根据规定,下列情况可以使用红色墨水:

1、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2、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3、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八、哪些账簿可以跨年度使用?


般来说,总账、日记账和多数明细账应每年更换一次。但有些财产物资明细账和债权债务明细账,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簿等,由于材料品种、规格和往来单位较多,更换新账抄写工作量大,因此可以跨年使用,另外各种备查簿也可以连续使用。


不过出于控制成本和优化工作效能的角度,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还有小微企业都选择财务外包、代理记账这项服务。


一般财务外包和代理记账都是通过专业的财务公司,进行财务状况管理,帮助企业将资源集中在效率高、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业务中,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利用财务公司在财务专业技能上的优势,使企业效益最大限度的利润化。

相关文章

最强报销流程和账务处理大全!建议先收藏!

最强报销流程和账务处理大全!建议先收藏!

对于刚入职场的财务小白们,碰到报销是不是很头疼?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一些费用的报销流程,给各位新手提供一些建议,扫扫盲。一、员工费用报销规定有哪些?1、任何一种类型之请购及支出,包含物品设备请购、差旅费、...

注销一个公司需要多少钱和代价?看完就慌了!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说:注册容易,注销难了!

注销一个公司需要多少钱和代价?看完就慌了!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说:注册容易,注销难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了创业高潮,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下,工商注册流程越来越简单化,新设立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虽然说创业基数一直在往上涨,但创业的成功率呢?有些半死不活的僵尸企业,想...

确定了!会计岗位正式实名登记后,会计违法会被记入“黑名单”!

确定了!会计岗位正式实名登记后,会计违法会被记入“黑名单”!

加强会计监管、形成监管合力是“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2016年10月8号,财政部制定并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会计监管和宏观管理必须改进监管方式、形成监管合力...

警告:年末税务稽查更严,虚开发票真的在劫难逃了!

警告:年末税务稽查更严,虚开发票真的在劫难逃了!

最近,财会人的神经又被炸了起来!原因就是,税务机关会同公安等部门展现出了持续高压打击虚开发票、偷税漏税等涉税违法行为的态势,而且场面异常“血腥”,很多企业“伤亡惨重”!比如,国家税务总局21日曝光的典...

【会计知识】不会凭证、账簿装订?看这个视频一学就会!

【会计知识】不会凭证、账簿装订?看这个视频一学就会!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装订凭证具体步骤如下:(1)填写记账凭证封面 (2)整理记账凭证。(3)用打孔机在凭证的左上角打孔 (4)用大针引线绳穿过钻好的孔,将凭...

非常重要!上班头几天,会计人必查内容!

非常重要!上班头几天,会计人必查内容!

2月申报期截至22日,相信大家今天一定都做好了2月份的申报啦,另外,还有这些需要会计人注意的:开具增值税发票有四大变化,要注意!!!一、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会显示,请务必正确选择《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