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板跟公司“借钱”,罚70万个税
〖会计实务〗
老板从公司“借走350万”,会计怎么做账?
最近有这样一个问题困扰着大家,现在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最终结论就是,公司的钱就是我个人的钱,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就是左口袋进有口袋,不需要交税。
真的是这样吗?公司的钱就是老板的吗?老板随便转不需要交税吗?
可能很多公司的老板都有这样的想法,我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难道没有支配权吗?税务局为什么还要过来分一杯羹?
老板不懂税法这样认为情有可原,但是作为公司负责报税的你不严格把关的话,那么公司就要出大事了。
有一个老板在前些年开了一家公司,生意还算红火,后来自己需要买一套房子改善改善生活,于是便从自己所开的公里“借”走了350万元拿去买房子了。公司少了350万那必须把帐做平呀,于是当时公司的会计是这样做账的:
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老板借款 350万元
贷:银行存款 350万元
这笔借款一借就是多年,一直挂在“其他应收款”下没有归还。
大家看看这样处理有什么问题吗?肯定很多老板会说我也是这样做的呀!
也有很多老板在公司刚设立时是先把一笔钱转入公司账上转一圈后又转走了,当老板把钱转进来的时候是这样做账的: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老板入股
抽走时也是把抽走的资金作为股东借款挂在“其他应收款”账下长期不归还。
以上这些会计处理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今年“税务严打”的大环境下,这么做是致命的!
当地的税局在对这老板的公司税务稽查中,在公司的“其他应收款”下发现了这笔老板转走多年都没有归还的350万元“借款”,税局的同志看后把桌子一拍:这还了得,纳税!最后对老板这笔借走的350万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70万元,并对少扣缴税款处于百分之五十的罚款即35万元,一共105万就这么的没有了。
为什么这借走的350万元会被认定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呢?
在2003年时国家税务总局就曾下发了一个文(财税【2003】158号),其中在该文的第二条中规定“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由此可见,公司虽然是老板的,但是却不是老板的小金库,老板从公司帐上抽走资金长期不还拿去干别的什么事那是不行的。
2老板如果想从公司“借款”怎么办?
一般来说,这样做不合法,除非是属于暂时性借款、分配利润等特殊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七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并将其全部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将公司基本户的钱转到老板私人账户上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是属于向公司借款:
借:其他应收款-老板名
贷:银行存款
以后拿到发票,证明其用途,可以是采购物资或者其他允许列支的费用,可冲抵其他应收款。
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固定资产/原材料等
贷:其他应收款
或者老板还款: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
但如果借款时间超过一年,按税法规定会认为是对老板个人的利润分配,需要就该款项缴纳个人所税。
THE END
相关文章
一个会计是不是老会计,看他怎么做期末结转就能看出来!
一、在途物资验收入库后怎样结转?尚未入库的原材料就是“正在路上”呗,有一个会计科目叫“在途物资”,说的就是它。买了原材料,但还没入库,那么会计分录可以这样做:借:在途物资贷:银行存款那么,当这些在路上...
老外做的Excel图表,凭什么这么漂亮?
你一定看过老外的Excel动态图表:很多同学非常好奇是怎么做出来的。今天小K就分享一下动态图表的制作和美化方法。数据源表1、生成饼图选取B、C列并插入饼图。然后填充背景色为浅蓝色或灰色,图例右侧双列显...
【会计实务】企业筹建期间没有收入,业务招待费应这样税前扣除!
财务问题:我们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2016年2月办理完了营业执照等手续后,一直处于筹办期,去年一点营业收入也没有,请问发生的业务招待费6万元如何账务处理?能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账务处理:发生的开办费...
【会计实务】会计人,这些Excel快捷键你都记住了吗?
Excel作为办公软件中常用软件,其快捷键也颇多,下面小编将其快捷键介绍给大家,各位会计人好好记牢咯!Excel组合键【Ctrl】+【(】 取消隐藏选定范围内所有隐藏的行。【Ctrl】+【)】 取消隐...
【会计实务】关于礼品赠送的账务处理与涉税事项
提问: 我公司为房地产企业,为促进销售,对前来问房的客户发放各种礼品,请问老师如何会计处理?如何计算增值税与所得税?专家回复:1、增值税:山东省国税局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指引(七)...
紧急扩散!会计人,近期关于社保的这些谣言千万不要信!
近日,有一则关于“劳动法出新规定”的谣言在网络上流传,其称“根据劳动法最新规定,如果员工签字自愿放弃购买社会保险,离职时就可以从企业处拿到一笔赔偿金”。现对此正式辟谣。权威回应1不存在所谓新规定《劳动...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