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知识〗

〖税务知识〗

大事:2018年1月1日起须关注发票票面这信息,否则不能报销!(比普票填纳税人识别号事大)

8年前 (2017-12-26) 热度:2806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管理若干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5号)文件和解读:

自2018年1月1日起,纳税人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开具增值税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时,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对应的简称会自动显示并打印在发票票面“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或“项目”栏次中。

例如:纳税人销售黄金项链,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输入的商品名称为“黄金项链”,选择的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为“金银珠宝首饰”。该分类编码对应的简称为“珠宝首饰”,则增值税发票票面上会显示并打印“*珠宝首饰*黄金项链”。如果纳税人错误选择其他分类编码,发票票面上将会出现类似“*钢材*黄金项链”或“*电子计算机*黄金项链”的明显错误。


后果很严重,取得日期是2018年1月1日及以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1.发票票面“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或“项目”栏次中,没有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对应的简称,说明发票不是发票管理新系统开具的,肯定不能收哦!

 2.发票票面“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或“项目”栏次中的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对应的简称,出现类似“*钢材*黄金项链”或“*电子计算机*黄金项链”的明显错误,属于不合规的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也不能税前扣除!(审核时太难了)

也就是说,“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或“项目”栏次要有“简称”,同时“简称”还得对,才算合规的发票。


一、对未按规定规范使用税收分类编码的纳税人,主管国税机关将依照下列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第十一条,纳税人不选择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与编码的,属于发票栏目填写不全,主管税务机关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处理,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并公开处罚情况。

二、纳税人开具增值税发票时,发票内容应按照实际销售情况选择正确的编码如实开具。

对经税务机关通过编码智能匹配助手和人工复核后发现纳税人选择的编码不符合规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将责令纳税人限期改正。逾期不更正的,视为恶意选择编码。

纳税人恶意选择编码的,属于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主管税务机关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处理,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文章

把这两张专票按一般专票认证抵扣就亏大了

把这两张专票按一般专票认证抵扣就亏大了

1从小规模纳税人手里购买农产品,取得其代开的3%的专用发票,需计算抵扣进项税。财税〔2017〕37号文规定,一般纳税人从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税务知识】哪六项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如何转换为可以抵扣?

【税务知识】哪六项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如何转换为可以抵扣?

哪六项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如何转换为可以抵扣?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其中涉及的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无形资产、不动产;转换案例:A、公司购买的不动...

没有发票,老板竟然还要我做账?!这算“虚开”吗?

没有发票,老板竟然还要我做账?!这算“虚开”吗?

按理说,身为会计,如题目的问题根本算不上问题,可现实很残酷,最近我们的专家们经常遇到类似的提问,事实说明,有不少会计朋友对此拿捏不准。         ...

收藏:17年到18年即将实施的发票新政20条

收藏:17年到18年即将实施的发票新政20条

1.2017年7月1日起,销售方为企业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必须填写购买人的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国家税务总局2017年第16号公告);国家税务总局12366平台10个普票开具问题答疑(1)购...

死也不转成一般纳税人?方法当然是有的

死也不转成一般纳税人?方法当然是有的

2016年10月份,有个卖灯饰的老板到派出所报案,说他厂里被盗了。“你先登记一下吧,我们立个案。但说实话,你那些被盗的灯具,不一定能追查回来!”“大哥,您是人民的好警察,多帮帮忙呗!”“你如果是一般纳...

新个税20种新算法 个税税率(汇算清缴准备)

新个税20种新算法 个税税率(汇算清缴准备)

1.居民工资薪金所得(1)有住所居民个人正常工资薪金所得正常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计算公式为:应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